腹腔镜手术虽切口小,但术后疼痛、胀气等不适仍需重视。
一、术前认知:
疼痛来源多元:术中为建立操作空间注入的CO₂气体可能残留腹腔,术后1-2天易引起肩背部、肋部胀痛,部分患者痛感超过伤口本身。
管路护理需注意:术后可能留置尿管、引流管,翻身或活动时需避免牵拉,以防刺激引发疼痛。
排气是恢复关键:肠道功能恢复前(未排气)易出现腹胀,需通过护理促进肠道蠕动,避免症状加重。
二、术后24小时护理:缓解疼痛与不适
1. 合理镇痛,避免硬扛
术前可与医生沟通使用镇痛泵,持续缓解伤口及胀气引发的疼痛,尤其术后6-12小时疼痛较明显时,规范使用镇痛药物安全性高,无需担心依赖。
针对胀气不适,可采取侧卧位屈膝休息,或用温毛巾(温度≤50℃)轻敷腹部(避开伤口区域),轻柔顺时针按摩腹部有助于气体排出。
展开剩余78%2. 科学翻身,预防粘连
术后6小时可尝试翻身:用手臂支撑身体,双腿屈膝发力,保持腹部放松,避免直接依靠腰腹力量翻身
建议每2小时翻身一次,既能减轻局部压迫带来的不适,也能降低肠道粘连风险。
3. 注意管路护理
活动时用手轻扶引流管,避免牵拉导致的内脏刺激痛;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,若出现引流液突然变红或量明显增多,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。
尿管一般术后1-2天拔除,拔管前可遵医嘱夹管锻炼膀胱功能,拔管后尽早下床排尿,减少尿潴留发生。
三、术后饮食:循序渐进防腹胀
术后6小时:严格禁水禁食,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。
排气后(通常术后1-2天):先从清流质饮食开始,如米汤、稀藕粉,每次50ml 左右,少量多次饮用,确认无腹胀后再逐步增加摄入量。
排便后:过渡至软食,如白粥、蒸蛋羹等,避免食用牛奶、豆浆、甜食等易产气食物,术后1周内禁食辛辣、油炸食品。
四、术后逐步增加运动量
术后第1天:可先在床边静坐5-10分钟,适应后在他人协助下扶床慢走几步,轻微活动,避免过度劳累。
防粘连锻炼:卧床时可进行下肢交替屈伸动作(类似踩单车),每天3次,每次10分钟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降低粘连风险。
活动时可遵医嘱使用腹带轻轻固定腹部,减少伤口震动引起的疼痛。
五、术后伤口护理:预防感染与疤痕管理
术后7天内保持伤口干燥,擦身时用保鲜膜包裹伤口避免沾水;术后7天若伤口愈合良好,可淋浴,水温不宜过高,淋浴后用干净毛巾或吹风机冷风彻底吹干伤口。
拆线后1周可开始使用硅酮凝胶(每天2次),尤其针对肚脐部位切口,坚持使用3个月以上有助于淡化疤痕。
六、心理调节:正视恢复期波动
术后1-3天疼痛、腹胀症状较明显,可能伴随失眠、情绪低落,这是术后正常反应。可通过听音乐、与家人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,避免过度焦虑。
恢复期呈渐进式改善:排气后腹胀会明显减轻,下床活动后精神状态逐步好转,多数患者术后1周左右可实现较轻松的日常活动。
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体现在创伤小,但术后恢复仍需科学护理。提前了解注意事项、规范落实护理措施,能有效减轻不适、缩短恢复周期。收藏这份指南,为术后康复做好准备吧~
发布于:广东省涨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